现在位置:主页 > 教育 > 教育信息化按下"快进键" "中央厨房"初具规模

教育信息化按下"快进键" "中央厨房"初具规模

作者:编辑 ⁄ 时间:2020-07-31 ⁄ 浏览:人次

疫情为教育信息化按下"快进键",也让处于"十年规划"和"十三五规划"收官之年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迎检。这场"史无前例"、"事无前例"的大型在线教育实验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?"后疫情时代",又该如何扬长短补,满足刚需?

近日,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,针对教育信息化行业资源分散、标准不清的现状,基于国家课题打造的"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"已于今年6月正式上线。平台将以教材为切口,有序整合不同门类的学习资源,打造"中央厨房",为用户提供"菜单式"的配送服务,让优质教育资源变得触手可及。

疫情为教育信息化按下"快进键"

"短时间内,几亿学生从线下搬到线上,本身就足以说明,前期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就。但是,要想成为一名全优生,在内容质量、资源适配、技术支撑以及教师的信息化素养等方面还要加把劲。"作为中教云集团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负责人,赵子莹此前曾长期从事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教科研工作,对于此次疫情"大考"感触颇深。

她表示,此次疫情暴露出的问题虽然涉及到方方面面,但最突出的矛盾还是"有平台无优质资源"。换句话说,学校缺的不是平台,而是内容。比如,受疫情影响,很多教育机构纷纷转战线上,为了抢占流量红利,不惜开打"营销大战"。但是,由于机构良莠不齐,提供的教育资源质量难以保证,给学校、学生和家长造成很大因扰。再比如,由于缺少"利手"的在线教学工具,即便是北京这样的教育发达地区,很多老师为准备一个小时在线课程,往往要花费五六个小时去制作课件,负担倍增,事倍功半。很显然,如果在线教学"常态化",这样的状况将难以为继。

"教育信息化建设确实到了从平台建设转向资源建设的战略拐点。"赵子莹介绍, 2019年,教育部委托中教云和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共同开展"国家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"的课题研究,依托国家课题,本着"国家出政策,企业搭平台,学校买服务"的思路,"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"应运而生。作为行业"破局者",赵子莹和她的团队做好了迎接挑战、稳扎稳打的准备。但是,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,给教育信息化按下了"快进键",也把平台推上了风口。她坦陈,"确实有一种被风吹着跑的感觉!疫情下,全国各地公立学校对优质教育资源和系统化服务的需求都被放大。原本2020年只计划开拓两个试点地区,但是,按现在的节奏,将远超预期,资源单位也有望达到200家!"

切中痛点,打造教育的"大众点评"

"我们不生产资源,只是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搬运工。"赵子莹形象地给出了"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"的定位。作为一个仍处于试运行阶段的新平台,它被市场接受的速度、程度,都远远超过了预期。对此,赵子莹坦陈,疫情的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,但更深层的原因在于,这种新的模式切中了整个行业的"痛点"——整合优质教育资源,不仅赋能了以公立体系为主的"需求侧",同时也盘活了资源的"供给侧"。

赵子莹表示,教育信息化市场体量大、资源高度分散、地域性强,对供需双方都是难题。从"需求侧"来看,公立体系对教育产品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:教室里需要的不仅仅是教学硬件,而是高质量的内容与服务。但是,由于以往资源提供方都是"单兵作战",产品相对单一,很难满足学校的"一揽子"需求。而且,不同平台间数据、信息无法打通,形成"信息孤岛",导致"有平台无资源"。而"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"的出现,则从根本上为学校"松绑"——只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,从平台提供的资源"菜单"上勾选相应的内容,标准化、优质的资源和服务就可以"一键直达"。

而从"供给侧"来看,由于"单兵作战",难以形成合力,导致产品单一、资源重复开发、战线过长,市场情况并不乐观。比如,大批三四线城市的教辅机构,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就遇到"瓶颈",他们能够生产非常优质的内容,但是由于在地方难以招募到一流的技术人才,在转型过程中举步维艰……因此,资源提供方对系统化整合服务的需求,并不亚于需求方。

"网络环境下,无序、混乱的竞争,让很多真正优质的教育资源难以浮出水面;而基于传统的政府采购模式,作为资源真正的使用者,老师和学生其实并没有选择权。"赵子莹介绍,"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"有一套完整的评价机制,通过用户最真实的使用感受,凸显一线教师的采购权,同时将优质的教育资源迭代出来,从而促进整个行业的良性循环。打造数字化教育资源的"大众点评",也是"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"的重要功能和定位之一。

抢先一步,深挖行业"护城河"

作为教育信息化行业的"加速器","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"占尽了天时、地利、人和。但是,赵子莹深知,任何一种模式都存在被复制的可能,想走得更远,必须抢先一步,深挖行业"护城河"。

一是标准。在赵子莹看来,中教云集团首先是一家做标准的企业。作为承载 2035国家战略的"互联网+创新教育"平台,"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"以国家课程标准和互联网资源建设标准为参照系,融合了课程标准、出版标准、教育信息化标准,逐步形成包括资源准入标准,服务标准和流通标准等一整套科学严谨的资源准入标准体系。她坦陈,"曾经设想了许多困难,但推着往前走,也就一个个地攻克了,比想象中顺利。究其原因,教育信息化行业需要一套标准,这也是整个行业的刚需。"

二是资源。"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"以数字教材为切口,聚合不同品类的教育资源。目前,已经获得国内多数主流出版社原版数字教材的授权,接入人教版、外研版、北师大版、苏教版、教科版等多元版本数字教材,成为国内版本覆盖全面、类型兼容多元、资源融合丰富的数字教材综合服务平台,为各级教育部门带来极大便利。同时,在短时间内,已经聚合了不同品类的上百家优质教育资源提供方。赵子莹透露,年底前,这一数字将超过200家,所覆盖的品类也将更加齐全。

三是技术。作为理工科博士,赵子莹始终认为,技术是平台最重要的"引擎"之一。而实际上,虽然自诩"资源的搬运工",但其背后,依托于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高科技的强力支撑。比如,应用区块链技术对平台上所有教育资源进行溯源追踪,避免任何企业的资源被非法盗用。同时,也能够确保在流转过程中,经过教师二次加工的优质资源,在开放共享的机制下发挥最大作用、实现最大价值。到目前为止,平台与清华大学、北京师范大学、华东师范大学等众多知名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开展的人工智能、知识图谱、区块链应用等研究项目,已经获得了数百项软件著作权证书及专利。

"四个一"重塑教育新生态

由于切中行业痛点,"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"甫一面世,就受到"供给侧"和"需求侧"的双双关注。近期,平台将在教育部数字教材研究中心17个基地的170家学校投入使用,以免费形式为学校提供数学学科数字教材、数字资源和数字应用,为解决教育改革和信息化应用融合"最后一公里"问题助力。

谈及发展目标,赵子莹概括为"四个一":打造一个生态平台;树立一套行业标准;孵化一系列课堂创新;引领一场产业革命。作为行业"破局者",她反复强调了平台的开放性、共享性——"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"只是优质教育资源的"搬运工",它存在的最大价值,就是作为载体和推手,实现教育资源从零散到抱团,从无序到有序,从黑箱到透明的改变,赋能整个教育产业,形成良性循环。

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:http://www.gzrxo.com.cn/a/jiaoyu/20200731/51839.html上一篇:上一篇:子女教育规划 · 在线论坛举行
下一篇:下一篇:没有了